
参观记作文汇编15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参观记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参观记作文1双休日,我们全家飞北京,太阳还有一竿高,我们就迫不及待地驱车前往奥林匹克公园了。
回归自然的外观一下车,我就被鸟巢新颖奇特的设计征服得五体投地。它的形状酷似一个气势恢弘的马鞍,外部全由巨大的钢架组接而成,并毫不遮掩地裸露着本来的面目,朴素得令人诧异!说得直白一点,简直就是一个用树枝般的钢网编织而成的特大的鸟巢!顶部覆盖着透明膜,象为馆内的观众撑起一顶硕大透明的“伞”。
巧夺天工的座椅
随着潮水般的人涌入馆内,我不由自主地环视了一番:呀,这么大的跨度却不见一根立柱,视线通透,一无阻碍;看台是一个完整的碗状造型,无论观众坐在哪个位置,都与比赛场地中心保持在140米左右的距离;馆内共设10万个席位(8万个永久性的,2万个是奥运期间临时增加的),座椅采用水滴状造型,线条流畅且富于动感,圆润的曲面端庄大方。我试坐了一下,异常地舒适,十分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避免了观众因长时间观看比赛而引起的疲劳感。
巧妙独特的光源
漫步在座位中间微微倾斜的通道上,感觉光线格外地柔和。仰望才知是顶部覆盖的透明膜所致。因为有了这层膜,外面的光线不是直射下来,而是通过漫反射进入的。这时,馆内的灯光骤然大亮,从钢结构内侧打出的数不清的灯光,把馆内设施映照得分外养眼。据说,这里设有一个大型的灯光控制中心,在电脑的控制下,灯光会有明暗变化。在比赛时,这种可控明暗的灯光会给人以运动心跳的感觉。
高度清晰的音响效果
伴着轻柔的乐曲边走边看,忽然想,这音乐怎么如此悦耳,让人心旷神怡?于是提问。工作人员说,因为看台周围包有一层PTFE膜,也就是一层“隔音幕”,加上一些声学技术的处理,较好地解决了噪音问题。同时配合钢构件上设置的一些吸音材料及场内使用的电声扩音系统,使鸟巢内部的语音高度清晰,保证坐在任何席位上的观众,都能听到广播的每一个音符。——原来如此!
参观结束了,鸟巢渐行渐远,我还恋恋不舍地频频回首,心中默默地想:有世界一流的体育设施,北京奥运会一定会办得圆满成功!
参观记作文2盼着,盼着,我终于盼到了小记者参观火腿厂的这一天。一听到报社老师说火腿厂里暗藏了火腿的前世今生,我就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想马上去一探究竟了!
下车后,一位导游叔叔把我们带进了接待大厅,让我们先去了解一下火腿的前世。只见大厅正中央摆放着一个大型的木雕摆件,上面雕刻着制作火腿的流程图:从放养,到屠宰,腌制,晾晒,抹油每一道工序都被雕刻得精细入微,每一个细节都被展示得淋漓尽致。等我们看完了流程图,大厅墙壁上的电子显示屏就亮了起来,视频里的董事长叔叔给我们介绍了制作火腿的原材料放养在小山坡上吃草长大的黑猪的大腿。详细的制作流程图,配上生动的视频讲解,让我们秒懂了火腿的前世,看来每一只美味的火腿都来之不易啊!
接着,导游叔叔又带我们来到了火腿展厅,观看火腿的今生。这里的火腿真多啊!有的已经剁成了小块,用真空袋打包好,装进了精美的礼品盒;有的还是整根的火腿,用细绳绑住蹄子,倒挂金钩似的挂在货架上。圆圆的腿肚,细长的蹄子,多像古代女子弹奏的琵琶啊!叔叔笑着问:小朋友们,你们看这些倒挂着的火腿,它们的蹄子有什么不同之处吗?有位小记者立马抢着回答:叔叔,我发现有的火腿蹄子是直的,有的是弯的。叔叔表扬他说:对,你观察得真仔细!直蹄子的火腿,要经过煎炒蒸煮才能变成我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而弯蹄子的火腿,因为经过特殊工艺发酵处理,它的肉可以直接生吃哦!原来,火腿的今生,也有不同的包装,不同的形状啊!
正说着,一位爷爷取下一只弯蹄子火腿,把它架在架子上,准备切给我们品尝一下。咚,一刀下去,浓浓的肉香就扑鼻而来。看着爷爷刀起肉落,闻着阵阵诱人肉香,大家都馋得直流口水:真香啊!好想吃!我走近一看,发现切开的火腿里面的肉片红得像火,难怪取名为火腿呢!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片火腿肉,啊呜一口就咬了下去,哇,软软的,咸咸的,还带着一点甜味,真好吃!这火腿真是名不虚传啊!
后来,叔叔还带着我们参观了火腿的制作车间、晾晒广场和存放仓库今天参观火腿厂,不仅让我们了解到了火腿的前世今生,还现场品尝到了美味的火腿,真是不虚此行,我为自己是一个东阳非遗文化的传承人而感到骄傲!
参观记作文3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爸爸妈妈带着我来到了河南省博物院参观。
进入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一尊巨大的金色塑像。一个人手撑两头大象。我一直不明白这尊塑像的含义,这时只听讲解员说道:“我们河南省的简称是‘豫’,这尊塑像是河南简称的有来。”看完这尊塑像,我在心里暗暗赞叹:只是一尊塑像都这么雄伟,这么精致,里面的文物一定会更精致,更美丽的!
接着,讲解员开始带领我们参观博物院内存放的古代多个时期的文物。其中最让我惊叹的就是博物院的镇馆之宝——莲鹤方壶。看着莲鹤方壶,我一直赞叹不已。讲解员详细地介绍着:“踏出涂鸦1923年河南新郑李家园。高117厘米,口长30.5厘米,口宽24.9厘米。壶上有冠盖,器身长颈、垂腹、圈足。这个壶造型宏伟气派,装饰典雅华美。壶冠呈双层盛开的莲花瓣形,中间平盖上立着一展翅欲飞的鹤;壶颈两侧用附壁回首之龙形怪兽为耳;器身满饰蟠螭纹,腹部四角各攀附一只立体小兽;圈足下有两个侧首吐舌的卷尾兽,倾其全力承托重器。其构思新颖,设计巧妙,融清新活泼和凝重神秘为一体,被誉为精神的象征。”听完后,让我觉得目瞪口呆。其他的游客也是啧啧赞叹,无不佩服古代人民的智慧。
接下来,讲解员又带领我们来到了展览彩陶双连壶的地方。双连壶也给我流星落深刻的印象。它虽然没有莲鹤方壶那么精致美丽,但双连壶也有它的绝妙之处,那就是它的色彩与条纹。它的色彩不艳丽,但看上去却很柔和;而它的条纹画得很均匀,整个给人的感觉是朴素的。讲解员说:“双连壶是在1972年河南省郑州市出土。高20厘米,以泥质红陶做成两壶并连状。连腹处有一圆孔相通,两壶体近似橄榄形,通体施红衣绘黑彩平行线条纹。”
参观完,我感觉河南省博物院是我们这儿的象征,我倍感自豪。看里面的文物,我再一次赞叹我古代人民的智慧。
参观记作文4我们的家乡南通有一张绚丽的名片——纺织。今天,我们有幸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南通纺织技术学院文博馆,去亲近她、去了解她,一起去欣赏她的美。
走进大门,一个张謇的半身塑像映入我的眼帘。第一层,就是张謇职教思想陈列馆。张謇为南通纺织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以说,没有张謇,就没有南通纺织之乡的美名。
接着,我们跟着讲解员来到了第二 ……此处隐藏5902个字……我们:“如果家中起火,应该怎么办?”大家叽叽喳喳起来,有说应该先救火,有说应该大叫救命……消防叔叔笑了笑:“其实我们应该先打火警,再躲进卫生间,用湿毛巾捂住鼻子,从窗户大声呼救,并逃生。”
我们又去参观他们的房间,只见被子折得像豆腐块,鞋帽放得整齐划一,被单一尘不染。大家惊叹不已,连声说道:“好整齐、好干净、好漂亮。”消防叔叔和颜悦色地说:“不难,不难,天天练习,也能和我们一样。”
接下来,消防叔叔带我们到车库:“来看看我们从穿衣、下楼、上车到把车开出来要用多少时间。”说完,按响铃,只听“咚咚咚咚”、“啪嗒啪嗒”、“砰”、“嘀呜嘀呜”一连串声音,消防车已经开出来了,只是短短20秒而已。如果是我,穿衣服都要半分钟以上。一阵掌声响起。
最后是灭火表演。他们往一个盆里倒油,拿一个火把点着,熊熊火焰燃烧起来,十米开外都可感觉到火的威力。浓浓的烟雾也窜了起来,足有十来米高。一个叔叔手提泡沫灭火器,喷了几下,火被熄灭了。行动如此迅速。又有一个叔叔将煤气罐打开,烈火喷了出来。要表演的叔叔却说:“大点儿,再大点。”我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此时,火已经喷出约一米了。只见叔叔拿着湿毛巾,伸向开关,三下五除二就搞定了,动作标准,行动迅速。大家都长长舒了一口气。
天色渐晚,红霞满天,我们拍了张影留念,才和消防叔叔们道别。
参观记作文13寒假的时候,我们全家在天还没亮时,就准备到博物馆参观“世界恐龙大展”。
我喜欢恐龙,因为它高大强壮又身怀攻击性的武器,可以保护自己。看到它们的模样,令我无法忘怀,实在是太美丽了,所以才向爸妈提议去参观。
买了入场券,就在入口处看到了三只电动恐龙,原以为能够看到恐龙模型,有点令我失望。进入场馆,才发现有四个展览主题。第一个主题是“恐龙比一比”, 在这里让我知道肉食性及植物性恐龙的分别,可以从牙齿和爪子分辨出来。在白垩纪时,恐龙与现在的鸟类有着相同的特征;植物性恐龙靠尾巴上的棘刺或骨槌和身上的骨板来保卫自己。第二个主题是“蒙古探险区”,科学家必须先进行许多的地质调查后,才能够知道哪里可能有恐龙化石。第三个主题是“恐龙复原研究室”, 恐龙化石是非常脆弱易碎的,技师们透过各种工具,将珍贵的化石从石块和土块里清理出来,并加以复制与修复等工作,恐龙的样貌才能陈列在大家眼前。
第四个主题是“我爱恐龙大明星”。头上有梳子造型冠饰的冰脊龙,是在南极大陆被发现的;来自北美洲的恐爪龙,有着能够大幅度摆动的手腕与利爪,可以快速刺穿猎物的皮肤;异特龙和暴龙最大的特征差异,就在它们的手部。其实恐龙是活跃于中生代,距今约两亿五千万年前至六千五百万年前之间。同一时期,天空有翼龙;海中有鱼龙、沧龙和蛇颈龙等。虽然许多动物的名字里都有“龙”字,但是必须具备某些特征,才能够被称为“恐龙”喔!因为恐龙的后脚是从腰部垂直向下伸展,因此比其他爬行动物拥有更佳的运动能力。
从早上九点一直到中午,我待在博物馆里参观及研究恐龙,拿到学习单及盖好纪念章后,在爸妈的要求下,只好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展览会场,继续我们其他的行程,这真是一次有意义又值得怀念的活动。
参观记作文14深秋的周六,秋高气爽,云淡风轻,我和许多校园记者坐在宽敞舒适的大巴车里,一路欢歌笑语。猜猜我们要去哪儿?告诉你吧,我们要去蒙牛乳业(焦作)有限公司参观呢!想知道液态奶是如何生产的吗?那就跟我来吧!
大巴车穿过美丽的焦作高新区,不一会儿就来到我们今天的目的地。车刚停稳,我们就迫不及待地冲下车,想快点看看这个神秘的地方。进入工厂,只见一排排高大的厂房矗立在干净的厂区内。到了展区,我们面前摆放了各式各样的雪糕,真是琳琅满目、数不胜数。这时,一个讲解员姐姐走了过来为我们讲解,她今天主要为我们讲解该公司的生产线,让我们更加了解该公司。她告诉我们,因为现在是深秋,所以雪糕的生产线暂时还是待工状态,大家今天就看不到雪糕是如何生产的。上了楼,我们看到一个巨大的厂房,原来这就是雪糕的生产线,厂房里有很多巨大的罐子,大家猜猜这是做什么用的?告诉你吧,这个叫“老化罐”,是用来存储雪糕的,把生产好的雪糕放进去就不会融化了,一共有86个呢。再往前走,就来到了液态奶的生产线,我们眼前呈现出一个十分壮观的场面:数不清的传送带在滚动着,上面摆放着整整齐齐的小盒子,像一个个等待检阅的小士兵。身着工作服的员工们把盒装奶分别放进箱子里,盖上盖子,贴上胶带,一箱液态奶就包装好了。这一切是那么井然有序地进行着,十分有趣。
最后,我们还和讲解员姐姐合了影。坐上回程的大巴,望着那干净整洁的蒙牛乳业(焦作)有限公司在我的视线中越来越远,我不禁向它挥手告别。再见了,蒙牛乳业(焦作)有限公司,谢谢你给我们上了一节生动的关于生产液态奶的课,谢谢你让我们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周末,再见了!
图为蒙牛乳业(焦作)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正在给校园记者讲解该公司的基本情况。
参观记作文15早就听说火门山茶场茶叶既新鲜又好喝,喝了对身体还有好处。谷雨那天,张老师说要带我们去茶场参观,我们的心情都不能用语言来形容了。
在张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坐上了一辆客车。一路上,客车摇摇摆摆地在路上颠簸着,但这似乎都影响不了我们的心情。
来到茶场,热情的茶场负责人曾总见我们到了,就放下手中的活,出来迎接我们。他说:“欢迎小记者来这里参观,下面我先来给大家介绍茶场,我们的茶场建于20xx年,共320亩地。”说完,曾总就带着我们来到了山脚下,这儿好美呀!只见这里四面环山,还有人赶着羊群去吃草,一簇簇茶叶围成一个圈,然后往外一圈圈扩散,时不时吹来一阵风,让人心旷神怡。
走进绿色的茶园,曾总给我们介绍采茶的技巧和方法:“采茶的方法很重要,这关系到茶叶烤出来的好坏,必须用手直接把嫩芽摘下来。大家应该都听说过一品茶、二品茶、三品茶等等许多品种的茶叶,所谓的一品茶就是独芽,是长短、粗细一致,一斤最多可以卖到几万元呢!其次就是一芽半展,一芽二展,一芽三展等等。好了,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今天大家来得正好,今天是谷雨节,也是全民饮茶日。”
曾总叫茶场工作人员给我们每组发了一个篮子。我和倪照楠一组,我们来到一簇簇茶树中间,我用大拇指和食指慢慢抓住嫩芽的下部迅速往上一提,一片茶叶就到手了。我慢慢地放进篮子,生怕把自己的劳动成果弄坏了,不知不觉,我们已经收获不少了,就在这个时候,张老师说时间来不及了,就叫曾总带我们去制茶车间。
来到制茶车间,制茶工具样样齐全,曾总把我们手中的篮子收回,把茶叶分成几个等级,把一品茶放进锅里,继续说到:“下面我来给大家介绍制茶过程,第一步是杀青,第二步是把茶叶揉成直条,第三步是加工整形,最后一步是烘干提香。”曾总边说边在锅里演示,做完这些,一锅茶叶就诞生了,我抓了一把,放进烧好的水中,茶叶立刻飘出香味,我尝一口,有种苦中带甜的味道。
天色不早了,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火门山茶场。
这次活动,让我感受到了茶农的辛苦,同时体会到茶的清甜,是一次不错的经历。相信多年以后,火门山茶场会发展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