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岳阳楼记》阅读答案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我们都离不开阅读答案,通过对照阅读答案可以发现自己的知识盲区。一份好的阅读答案都具备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岳阳楼记》阅读答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岳阳楼记》阅读答案1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予观夫巴陵胜状()
(3)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4)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微斯人,吾谁与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庙堂”、“江湖”分别指什么?对于“古仁人”这种“进亦忧,退亦忧”的态度,你有何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通“俱”,全,皆(2)优美的,好的(3)各种景象(4)南面直到
2.(1)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
(2)(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3.(1)“庙堂”指朝廷(或:在朝、为官),“江湖”指民间(或:在野、为民)。(2)值得肯定:不管是为官还是为民,都应关心国事,心系天下;不予肯定:其一味宣扬忠君的思想和态度有历史局限。(意对即可)
《岳阳楼记》阅读答案2岳阳楼记(节选)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薄暮冥冥( ) (2)长烟一空( )
(3)把酒临风( ) (4)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
2.与“不以物喜”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以丛草为林(《童趣》) B.以中有足乐者(《送东阳马生序》)
C.悉以咨之(《出师表》) D.可以一战(《曹刿论战》)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微斯人,吾谁与归?
4.范仲淹借“古仁人之心”表达了什么情怀,(2分)
【答案】
1.(1)迫近 (2)全 (3)持、执 (4)探求
评分标准:共4分,每小题1分。
2.B 评分标准:共3分
3.(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评分标准:共2分,意对即可。
4.范仲淹借“古仁人之心”表达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
评分标准:共2分,写出一点即可,如答“不计得失”“忧国忧民”等也可。
《岳阳楼记》阅读答案3[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岳阳楼记》)
[乙]范文正公,苏州人;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方显贵时置 负郭常稔之田①十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凶葬皆有赡。
【注释】①负郭常稔之田:靠近城市而且常年丰收的田地。
10.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2分)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__________(2)咸施之__________
11.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微斯人,吾谁与归?
(2)日有食岁有衣
12.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方显贵时置负郭常稔之田十亩号曰义田
13.选出和所给例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 )(2分)
不以物喜
A.以养济群族之人 B.是以先帝简拔 C.皆以美于徐公 D.属于作文以记之
14.概括甲文的内容。(2分)
15.从甲文我们可以读出范仲淹忧国忧民的情怀,乙文中哪些事情是其忧国忧民的具体表现,请写出两处。(2分)
参考答案:
10.(1)探求 (2)全、都11、(1)(如果)没有了这样的人,我和谁一道呢?(2)(使他们)天天有饭吃,年年有衣穿。12、方显贵时/置负郭常稔之田十亩/号曰义田13、B 14、点明主旨,表达作者阔达的胸襟和远大的抱负。
15、选择那些亲近而贫穷、疏远而贤良的人都给以救济,他显贵的时候,买了靠近城市而且常年丰收的田约十亩,叫做义田,用来供养、救济全族的人。
《岳阳楼记》阅读答案4【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岳阳楼记》)
【乙】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 ……此处隐藏3579个字……了的表达方式,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3分)
答案
【小题1】①探求②在……之前
【小题2】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小题3】议论、抒情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
解析【小题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解释进行重点识记。还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求”是探求、追求。“先”字常考,在……之前,要求学生要牢记。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词的翻译。注意 “以”“喜”“悲”的意思。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3】
试题分析: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本段运用了议论和抒情的表达方式。结合主题,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岳阳楼记》阅读答案13身处逆境,发奋苦读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适,出嫁)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即临安,今之杭州),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曾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沃:浇)面,往往饘粥(饘,稠粥)不充,日昃(昃,日过中午渐渐向西方落下)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_____________________也。”
1、根据前一句和练习中的提示,文中横线上应填入的句子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①或夜昏怠( )
②辄以水沃面( )
3、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字。
①之南都 (之:_______)
②或夜昏怠 (或:________)
③先天下之忧而忧(先:_________)
4、下列句子的译文,只有两句是正确的,请选出来( )
A、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范仲淹长大了,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很悲伤,哭泣着辞别了母亲,到临安去。)
B、往往饘粥不充,日昃始食。(常常连稠一点的粥都吃不饱,太阳要落了才吃点饭。)
C、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终于精通六经,在天下慷慨得志。)
D、常自诵曰:“士当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常常自己高声说:,在天下人欢乐之后才欢乐。”)
5、下列理解,哪一项是正确的( )
A、此文赞扬了范仲淹身处逆境、胸怀天下、发奋攻读的精神。
B、此文记述了范仲淹出身寒微、生活贫苦、刻苦攻读的事迹。
C、此文介绍了范仲淹幼年而孤、母亲再适、发奋读书的情形。
D、此文用范仲淹的事迹告诫人们,只有身处逆境,才有所作为。
参考答案:
1、后天下之乐而乐。
2、①dài;②zhé
3、①往,到②有时③在……之前
4、AB
5、A
《岳阳楼记》阅读答案14文言文(15分)
【甲】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选自《与朱元思书》)
【乙】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选自《岳阳楼记》)
15.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
(1)轩邈: (2)把: (3)绝________ (4)反___________
16.翻译下列语句。(4分)
(1)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2)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17.请从【甲】【乙】两文中分别找出两个体现览物之情的四字短语。(4分)
【甲】 【乙】
18.从【甲】段或【乙】段选文中,选出你喜欢的一个写景的句子,试加以赏析。(3分)
参考答案:
10.(1)高远,这里作动词用,比高远。(2)持、执 评分说明:(2分)每小题1分。
11.(1)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虽在白昼,林间仍显得昏暗。(2)上下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评分说明:(4分)每小题各2分。
12.【甲】望峰息心 窥谷忘反 【乙】心旷神怡 宠辱偕忘 评分说明:(2分)每空1分。
13.示例:泉水激石,冷冷作响。写游览在江水之上,眼看水石相激,溅起朵朵浪花。耳闻冷冷水声,悦耳动听,给人以视觉听觉的美感。
《岳阳楼记》阅读答案15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下列句子中加粗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政通人和 阡陌交通
B.乃重修岳阳楼 讲信修睦
C.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未尝识书
D.具计日以还不以己悲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进亦忧,退亦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中的“斯人”指什么人?这一句子所运用的句式对表达作者的思想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2.(1)滕子京被贬为巴陵的太守。
(2)进朝廷为官也忧虑,退居江湖为民也忧虑。(意对即可)
3.“斯人”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句子运用的感叹和反问句式,强烈表达了作者与“斯人”同道的理想和愿望。(意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