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师表》阅读答案
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我们经常跟阅读答案打交道,阅读答案是由资深教育者参与拟订的。一份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能称之为好阅读答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出师表》阅读答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出师表》阅读答案1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小题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①苟全性命于乱世②故不为苟得也
B.①奉命于危难之间②夫子何命焉为
C.①遂许先帝以驱驰②高可二黍许
D.①猥自枉屈②自三峡七百里中
【小题2】与先帝不以臣卑鄙中以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受命以来
B.以君为长者
C.扶苏以数谏故
D.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小题3】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小题4】 文段中,作者叙写自己21年来的情况,历数先帝之殊遇。请你说说殊遇有哪些?(2分)
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因此深为感激,于是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
【小题4】三顾茅庐使之出山效命,倾覆之际使之出任军师、丞相。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A项中的两个苟皆是苟且的意思。
【小题2】
试题分析:先理解例句中的以的意思:因为,再去理解选项中几个以的意思。
【小题3】
试题分析:解释好由是感激以这几个字词,全句基本就翻译出来了,注意一字一义。当然,能记住此句的翻译就直接写。
【小题4】
试题分析:抓住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简述。
《出师表》阅读答案2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神、允之任也。
③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讳、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④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解释下列加粗词的意思。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 )
②猥自枉屈( )
③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 )
④以彰其咎(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选文看,“陛下”怎样做才是“深追先帝遗诏”?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出三个要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出身低微,见识短浅②辱,降低身份③怠慢、疏忽④表明、显扬
2.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尽忠于陛下的职责本分。
3.①把北伐大任交给诸葛亮。②对失职的人责罚严明。③亲自谋划国家大事。④询问、采纳别人好的建议。(意对即可)
《出师表》阅读答案3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棉、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秭、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划线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斟酌损益 相得益彰
B.由是感激 各行其是
C.临表涕零 居高临下
D.进尽忠言 不言而喻
2.解释下面划线词语的意思。
(1)先帝不以臣卑鄙
(2)遂许先帝以驱驰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翻译:
4.选文第二段中,“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本段中具体指什么?用原文中的4个四字短语回答。
答:
参考答案:
1.C
2.(1)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2)奔走效劳
3.在乱世只求保全性命,不求在诸侯中显贵扬名。(答案意思对即可)
4.北定中原 攘除奸雄 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出师表》阅读答案4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合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份也。
1、解释下列划线词的意思。
(1)先帝不以臣卑鄙 以:
(2)北定中原 北:
(3)故五月渡泸故:
2、第①段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 , 。
3、第②段说“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本段中具体指什么?用原文中的4个四字短语回 ……此处隐藏3175个字……。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4分)
(1)先帝不以臣卑鄙 (2)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3)庶竭驽钝 (4)以彰其咎
【小题2】.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4分,每小题2分)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小题3】. 前两段文字回顾了对作者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往事,它们分别加以概括。
【小题4】. 诸葛亮在本文中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和决心?(3分)
答案
【小题1】(1)身份低微,见识短浅;(2)拜访(3)比喻才能平庸(4)表明,显扬
【小题1】略
【小题1】三顾茅庐、临危委重任、临崩寄大事
【小题1】主要表达了他报答先帝知遇之恩(或报先帝而忠陛下、效忠刘氏父子、感恩和感激);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或成霸业,兴汉室、统一全国)
《出师表》阅读答案13(甲)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节选自《出师表》)
(乙)伏念臣赋性拙直,遭时艰难,兴师北伐,未获全功,何期病在膏肓,命垂旦夕。伏愿陛下清心寡欲,约己爱民,达孝道于先君,存仁心于寰宇,提拔隐逸以进贤良,屏黜奸谗以厚风俗。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孙衣食,自有余饶。臣身在外,别无调度,随时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盈财,以负陛下也。
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2分)
①躬耕于南阳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
③约己爱民
④悉仰于官
22.翻译下列句子。(2分)
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盈财,以负陛下也。
23.选出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2分)
A.先帝/不以臣卑鄙 B.咨臣/以当世之事
C.提拔隐逸/以进贤良 D.臣身/在外
24.甲、乙两文体现了诸葛亮的哪些可贵品质?(2分)
25.甲、乙两文中诸葛亮反复向后主刘禅提出了一条什么建议?这条建议在当今有何现实意义?
21.①躬:亲自,亲身 ②卑鄙:出生卑微,身份低贱 ③约:克制 ④悉:全部,都
22.我将来去世的时候,不允许家人收受财物,在外有盈余的钱财,而辜负了陛下的恩德啊。
23.D
24.略
《出师表》阅读答案14阅读下面两则短文,回答问题。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出师表》
[乙]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9.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卑鄙____________ (2)悉
10、下列例句中与“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中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 先帝不以臣卑鄙 B. 不别治生,以长尺寸
C. 咨臣以当世之事 D. 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
11.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2.由(乙)文中诸葛亮的一番肺腑之言可以看出他的什么品质?你知道后人对诸葛亮有何评价吗?举出一例即可。(4分)
一 9.(1)身份低微,见识短浅。(2)全部 10.D 11. 在战事失败的时候我接受了任命,在危机患难期间我受到委任。 12. 围绕“勤俭,清廉”答题即可。评价:陆游: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杜甫: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潮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出师表》阅读答案15夫难平①者,事也。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②手,谓天下已定。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③,曹丕称帝:凡事如是,难可逆见。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注释:①平,通评,评判,判断。②拊,拍。③蹉跌,跌交,比喻失败。)
21.写出与例句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
例句:凡事如是,难可逆见
A.夫难平者,事也。 B.必先苦其心志
C.所以动心忍性 D.曾益其所不能
2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2分)
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②手,谓天下已定。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文中哪句话与《出师表》中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一句所表达的情感是一样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依据选文以及你对诸葛亮的了解,请简要的评说一下诸葛亮其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21.C
22.从前先帝在楚地打了败仗,在这时,曹操拍手称快,认为天下已被他平定了。(2分)
23.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分)
24.能围绕忠心耿耿、勤勤恳恳、足智多谋、高瞻远瞩等来评说即可。(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