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 阅读答案

《五柳先生传》阅读答案

时间:2025-04-27 23:44:46
《五柳先生传》阅读答案

《五柳先生传》阅读答案

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是由资深教育者参与拟订的、对有关阅读题所做的解答。什么类型的阅读答案才能有效帮助到我们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五柳先生传》阅读答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五柳先生传》阅读答案1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下列语句中加粗的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亦不详其姓字(详细)

B、每有会意(体会、领会)

C、期在必醉(期望)

D、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辈、同类)

2、选出“之”字不同用法的一项是()

A、兹若人之俦乎?

B、或置酒而招之

C、无怀氏之民欤?

D、葛天氏之民欤?

3、翻译下面的句子。

(1)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2)其言兹若人之诗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4、五柳先生有哪三大志趣?文章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答:

参考答案:

1、A

2、B

3、(1)不为贫贱而忧虑悲伤,不为富贵而匆忙追求

(2)他就是说这一类人吧。一边喝酒一边赋诗,以自己的志向而感到无限快乐。

4、(三大志趣)好读书,性嗜酒,著文章;刻画了一个虽然贫穷却悠闲自适的饿隐士形象。

《五柳先生传》阅读答案2

【甲文】秦王拂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

【乙文】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五柳先生传》)

小题1:解释加线的字。(2分)

(1)休祲降于天( ) (2)环堵萧然( )

小题2:下列加线词的词语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安陵君其许寡人

B.安陵君其许寡人亲旧知其如此

C.黔娄之妻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D.安陵君因使唐睢使于秦不汲汲于富贵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小题4:从表达方式来看,甲文主要采用 来塑造人物形象;乙文则于平淡、客观的 之中表现人物。(2分)

小题5:“士”是战国时期一个特殊的阶层,唐睢可谓是“士”的杰出代表,陶渊明则是东晋知名隐士,这两位的行事作风你更欣赏谁?为什么?(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1)吉凶的征兆。 (2)萧条的样子。形容室中空无所有,极为贫困。(2分)

小题2: C (2分)

小题3:秦王变了脸色,长跪着向唐雎道歉。(共2分)

小题4:对话描写叙述( 每空1分,共2分)

小题5:略

小题1:试题分析:“休祲”在此语境中的意思为“吉凶的征兆”;“肃然”在此语境中的意思为“极度贫困”,不能理解为“萧条冷落的样子”。

小题2:试题分析:A、什么 答应。B、表强调 代词。C、的 的。D、到对于。

小题3:试题分析:“色”是“脸色”的意思,“谢”是“道歉”的意思。除了这两个关键字,还要使整个句子翻译时保持完整性与流畅性。

小题4:试题分析:表达方式:记叙、抒情、描写、议论、说明。甲文采用描写塑造人物形象;乙文采用记叙塑造人物形象。

小题5:试题分析:对于唐雎和陶渊明这两个人物,都有值得人欣赏的地方,如果选择欣赏唐雎,可以这样来说明理由。示例:我更欣赏唐雎,因为他在国家面临危难时挺身而出,以自己的机智和勇敢维护了国家的主权。

《五柳先生传》阅读答案3

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②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下面句子中加粗的以字意义不同于其它项的是( )。

A.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B.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C.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D.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叙述了五柳先生有两个主要的爱好: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达到了__________________的程度;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达到了________ ……此处隐藏5129个字……和人格的坚守。

D.文末的“赞”,是传记的一种体式,是称赞、赞美的意思。在这里,是赞美自己如古人一样高尚。

答案

1.(2分) A

2.(3分) A

②这话

3.(4分,每小题2分。关键词必须翻译正确,一个1分,错两个不得分)

①简陋的是五柳先生们一类的人吧?(关键词:兹、俦)

4.(3分) D

《五柳先生传》阅读答案13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9~13题。(15分)

(甲)

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②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选自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许:哪里

B.或置酒而招之

或:或许

C.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辄:就

D.曾不吝情去留

曾:曾经

10.请简要回答作者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呢? (3分)

11.请概括选文第②段所体现的作者的性格特点。 (3分)

(乙)

汝有田舍翁,家资殷盛,而累世不识之、乎。一岁,聘楚士训其子。楚士始训之搦管①临朱②。书一画,训曰:一字。书二画,训曰:二字。书三画,训曰:三字。其子辄欣欣然掷笔,归告其父曰:儿得矣,儿得矣!可无烦先生,重费馆谷③也,请谢去。其父喜从之,具币谢遣楚士。

逾时,其父拟征召姻友④万氏姓者饮,令子晨起治状。久之不成。父趣之。其子恚曰天下姓字夥⑤矣奈何姓万自晨起至今才完五百画也。

初机士偶一解,而即以訑訑自矜有得。殆类是已。

(选自《贤弈篇.应谐录》)

【注】①搦管:握笔。 ②临朱:描红,教师写好红色楷字再叫初学儿童用墨笔填写。③馆谷:教学报酬,古代多用谷物作薪水。 ④姻友:亲戚、朋友。 ⑤夥:多。

12.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2分)

其子恚曰天下姓字夥矣奈何姓万自晨起至今才完五百画也。

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

① 其父喜从之,具币谢遣楚士。

② 逾时,其父拟征召姻友万氏姓者饮,令子晨起治状。

[参考答案]

9、C

10、作者好读书是为了获得知识上的满足(1分),精神上的享受(1分),不求甚解是作者率真性格的体现(1分)。

11、安贫乐道,不慕名利,高洁脱俗(每点1分)。

12、其子恚曰/天下姓字夥矣/奈何姓万/自晨起至今/才完五百画也。

(每标对1处给0.5分,超过两处者每错1处扣0.5分,扣完本题分为止。)

13、①他的父亲听了很高兴,依从了他的主张,准备了一些报酬把先生打发走了。

(其:他,他的;从:听从,依从;遣:送,送走。每个词0.5分,全句顺畅0.5分。)

②过了一段时间,他父亲打算请姓万的亲友来喝酒,叫儿子清早起来写请帖。

(逾:过,过了;拟:打算,准备;令:使,让,叫。每个词0.5分,全句顺畅0.5分。)

《五柳先生传》阅读答案14

《五柳先生传》原文: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五柳先生传》阅读题目:

1、结合语境,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1)造饮辄尽(造)-----

(2)衔觞赋诗(觞)-----

2、用现代文解释下面的句子。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

3、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个( )的形象,赞美了他( )精神。

4、“不求甚解”一词按现在的理解带有些贬义,为什么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

《五柳先生传》阅读答案:

1.造饮辄尽(造)-----往,到

衔觞赋诗(觞)-----古代酒器,酒杯

2 、不为贫贱而忧虑悲伤,不为富贵而匆忙追求。

3、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

4、“不求甚解”一词原意为不过分地在字句上下工夫,追求心领神会,是褒义词,现在的理解是发生了转变。并且五柳先生的不求甚解是在读书时只体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上过分深究.

关于《五柳先生传》阅读答案,以供各位同学参考和学习,希望对于同学们学习和理解《五柳先生传》这篇文章有所帮助,祝同学们学习进步,文言文成绩越来越优秀!

《五柳先生传》阅读答案15

(一)阅读课内文言文,完成18—20题。(8分)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小题1】.下面选项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先生不知何许人也遂许先帝以驱驰B.便欣然忘食食不饱,力不足C.期在必醉度已失期 D.以乐其志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小题3】.本文是作者托言为五柳先生写的传记,其实是自传。请结合文章的内容,说说作者陶渊明是个怎样的人?(2分)

  答案

【小题1】B

【小题2】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小题3】五柳先生是一个率真自然,不慕荣利,酷爱读书,安贫乐道,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

《《五柳先生传》阅读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Copyright © 2025 络力国学网 www.hdlla.com 版权所有Sitemap鄂ICP备20251106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