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 阅读答案

《陈情表》阅读答案

时间:2025-04-27 23:44:44
《陈情表》阅读答案

《陈情表》阅读答案

在各领域中,我们最不陌生的就是阅读答案了,阅读答案有助于我们领会解题思路,掌握知识点。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好阅读答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陈情表》阅读答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陈情表》阅读答案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每小题3分。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冼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陈情表》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除臣冼马 除:革除

B.以刘日薄西山 薄:迫近

C.则刘病日笃 笃:病重

D.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逮:到了

7.下列句中,加点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②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B.①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②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C.①但以刘日薄西山 ②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D.①报养刘之日短也 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8.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活用类型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①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 ②虽然,犹有未树也

B. ①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②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C. ①臣具以表闻 ②屈贾谊于长沙

D. ①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②宾主尽东南之美

9.下列对这段文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段文字叙述了朝廷屡次征召催逼,自己辞不赴命,进退两难的处境,提出了“愿乞终养”的要求。

B.“逮奉圣朝……实为狼狈”一段分别以“逮”“寻”两个时间副词领起,连续两次征召,一次“辞不赴命”,一次“辞不就职”,原因都是祖母“供养无主”,与全文首段呼应。

C.本段连用“察臣”“举臣”“拜臣”“除臣”到“责臣”“催臣”,不仅文法错落,显出由弛而张、逐步紧迫的情势,同时也体现出先恭维皇恩浩荡,后申诉委屈矛盾的心理层次。

D.在本段末,作者以两个年龄数字的对比,说明报国日长,尽孝日短,表明忠孝难以两全,有力地证明自己只好舍忠而取孝的抉择的正确性,以使皇帝心甘情愿地批准他的请求。

参考答案:

6. A 除:授予官职。

7. 【答案】B

A项,①介词,比;②介词,对、向;B项,①②都为动词,是;C项,①连词,因为;②介词,凭……的身份;D①结构助词,的;②动词,去、往、到。

8. 【答案】D

A项,①②均为名词活用为动词;B项,①②均为名词活用作状语;C项,①②均为动词的使动用法;D项,①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远离、离开;②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才俊。

9. 【答案】D D项“以使皇帝心甘情愿地批准他的请求”是无中生有。

《陈情表》阅读答案2

1、指出各句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 逮:及,至

B、凡在故老,犹蒙矜育。 矜:怜惜

C、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笃:更加

D、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薄:迫近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

A、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

B、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C、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B、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3、分析比较下列句中“以”的意义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②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③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④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A、①和②相同 ③和④不同 B、①和②不同 ③和④相同

C、 ①和④相同 ②和③不同 D、①②③④各不相同

4、选出翻译准确的一项是( )

①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②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A、①生下小孩六个月,父亲离开了他。

②我小时候常生病,九岁还不能走路,孤独无靠,直到长大成人。

B、①生下来只六个月,父亲就去世了。

②我小时候常生病,九岁还不行,孤独无靠,直到长大成人。

C、①生下来六个月,父亲就去世了。

②我小时候常生病,九岁还不能走路,孤独无靠,直到成家立业。

D、①生下来六个月,父亲就去世了。

②我小时候常生病,九岁还不会走路,孤独无靠,直到长大成人。

5、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最能够表达李密动之以情向晋武帝提出辞官的一组是( )

①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②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③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④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⑤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 ⑥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④⑥

6、指出表述有误的一项( )

A、晋武帝征诏李密为太子洗马,李密不愿应诏,就写了这篇申诉自己不能应诏的苦衷的表文。

B、本文开篇就提出不愿应诏,接着从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写起,说明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特殊感情,致使君王收回成命。

C、本文叙述委婉,辞意恳切,语言简洁生动,富有表现力与强烈的感染力。

D、文章始终围绕“愿乞终养,辞不赴命”八个字展开,在简洁的笔墨中寄寓了深深的情感。

参考答案:1、C 2、B(古义:“长大成人”,今义:筹备成功,开始存在”。 3、A(①因为 ②因为 ③用 ④而)4、D 5、C 6、B(不是开篇就提出辞官,而是第三段才道出真情。)

《陈情表》阅读答案3

七、阅读下面语段,完成25-27题。(13分)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 ……此处隐藏3190个字……当为“拳拳之心”。译文:因此,我的拳拳之心不能停止奉养祖母而远离。

(2)B(A.第一“而”连词,表示递进,第二个连词,表示修饰;B.两个“以”都是连词,译作因为;C,第一个“之”是结构助词,取消主谓独立性,第二个是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D.第一个“所”助词,与动词组成“所”字结构,第二个介词,与“为”都表示被动。)

(3)D.“并不真诚”错,这种孝情既是出于政治考量,同时也是真诚。

(4)赏疑从与/所以广恩也/罚疑从去/所以慎刑也/当尧之时/皋陶三曰杀之/尧三曰宥之

(5)①我因为命运凶险,年幼时就遭遇不幸。生下来才六个月,父亲就去世了。

②我想遵从诏书赴京就职,但祖母刘氏的病却一天比一天重;想要姑且迁就自己的私情,但报告申诉不被允许。

参考译文:

臣李密陈言:我因命运不好,很早就遭遇到了不幸,刚出生六个月,父亲就弃我而死去。我四岁的时候,舅父强迫母亲改变了守节的志向。我的祖母刘氏,怜悯我年幼丧父,便亲自抚养。臣小的时候经常生病,九岁时不能走路。孤独无靠,一直到成人自立。既没有叔叔伯伯,又缺少兄弟,门庭衰微、福分浅薄,很晚才有儿子。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应门户的童仆,生活孤单没有依靠,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但祖母刘氏又早被疾病缠绕,常年卧床不起,我侍奉她吃饭喝药,从来就没有离开她。

到了晋朝建立,我蒙受着清明的政治教化。先前有名叫逵的太守,察举臣为孝廉,后来又有名叫荣的刺史推举臣为优秀人才。臣因为供奉赡养祖母的事无人承担,辞谢不接受任命。朝廷又特地下了诏书,任命我为郎中,不久又蒙受国家恩命,任命我为太子的侍从。我凭借卑微低贱的身份,担当侍奉太子的职务,这实在不是我杀身所能报答朝廷的。我将以上苦衷上表报告,加以推辞不去就职。但是诏书急切严峻,责备我怠慢不敬。郡县长官催促我立刻上路;州县的长官登门督促,比流星坠落还要急迫。我很想奉旨为皇上奔走效劳,但祖母刘氏的病却一天比一天重;想要姑且顺从自己的私情,但报告申诉不被允许。我是进退两难,十分狼狈。

我想晋朝是用孝道来治理天下的,凡是年老而德高的旧臣,尚且还受到怜悯养育,况且我孤单凄苦的程度更为严重呢。况且我年轻的时候曾经做过蜀汉的官,担任过郎官职务,本来就希望做官显达,并不顾惜名声节操。现在我是一个低贱的亡国俘虏,十分卑微浅陋,受到过分提拔,恩宠优厚,怎敢犹豫不决而有非分的企求呢?只是因为祖母刘氏寿命即将终了,气息微弱,生命垂危,早上不能想到晚上怎样。我如果没有祖母,无法达到今天的地位;祖母如果没有我的照料,也无法度过她的余生。祖孙二人,互相依靠而维持生命,因此我不能废止侍养祖母而远离。

我现在的年龄四十四岁了,祖母现在的年龄九十六岁了,这样看来我在陛下面前尽忠尽节的日子还很长,而在祖母刘氏面前尽孝尽心的日子很短。我怀着乌鸦反哺的私情,乞求能够准许我完成对祖母养老送终的心愿。我的辛酸苦楚,并不仅仅是蜀地的百姓及益州、梁州的长官所能明白知晓的,天地神明,实在也都能明察。希望陛下能怜悯我的诚心,满足我微不足道的心愿,使祖母刘氏能够侥幸地保全她的余生。我活着应当杀身报效朝廷,死了也要结草衔环来报答陛下的恩情。我怀着像犬马一样不胜恐惧的心情,恭敬地呈上此表来使陛下知道这件事。

《陈情表》阅读答案8

陈情表

李密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尝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事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逮奉圣朝,沐浴清化清化:清明的政治教化

B.是以区区不敢废远区区:拳拳,形容感情恳切

C.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盘桓:徘徊不前的样子

D.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见背:终日辛勤劳作

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李密和祖母之间真挚深厚感情的一组是(3分)

①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②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③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④臣侍汤药,未尝废离。

⑤茕茕孑立,形影相吊。⑥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

A.①②③B.④⑤⑥C.③④⑥D.①③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开篇,作者就举重若轻,只从情事二字上说去,且明说事,暗蕴情。即可避免触犯什么忌讳,又可为辞官不就埋下伏笔。

B.在这篇《陈情表》中,作者向汉武帝陈述了自己与祖母刘氏相依为命,暂时不能应召为官的苦衷。

C.结草典出《左传宣公十五年》,说的是晋卿魏武子之子魏颗在父亲死后未尊父嘱,把父亲的宠妾嫁了人,没有殉葬。宠妾的亡父为报答魏颗,在魏颗与秦国打仗时,结草把秦将杜回绊倒,使秦军大败。后遂用结草表示报恩。

D.本文语言形象而生动,所以后人称赞它沛然从肺腑中流出,殊不见斧凿痕。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4分)

(2)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4分)

(3)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2分)

  参考答案:

5.D6.C7.B

8.(1)臣从小多病,九岁时还不能行走,孤苦零丁,直到长大成人。

(2)臣下(我)很想奉旨为皇上奔走效劳,但祖母刘氏的病情一天天加重;想要姑且顺从自己的私情,但申诉告求不被允许。

(3)臣(我)怀着像犬马一样禁不住惶恐(不胜惶恐)的心情,特恭恭敬敬地拜呈此表,向皇上陈述以上实情(使陛下知道这件事)。

《《陈情表》阅读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Copyright © 2025 络力国学网 www.hdlla.com 版权所有Sitemap鄂ICP备20251106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