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孩子的的心得体会锦集八篇
当我们经过反思,有了新的启发时,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样就可以总结出具体的经验和想法。一起来学习心得体会是如何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育孩子的的心得体会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育孩子的的心得体会 篇1我总结了一下,一般有以下两种情况:
一、不是马虎,只是没学会的一种间接表现。虽然这种观点比较苛刻,但是是有一定道理的。多数学生就是因为基础知识不扎实,导致做题出错率较高。然而有的家长,甚至部分老师都会反驳说,“要说不会吧,单独让学生做的时候也都会做”,可为什么一到考试的时候就会出现错误呢?我认为在考试的时候,考试时间紧张,给学生一种压迫感,而且需要学生提取的知识量较多,需要学生的注意力等方面高度集中,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学生的水平就出来啦,平时基础知识扎实的学生,做题时熟练,思维变换快,所以出错率就很低,而基础知识薄弱的学生因为不熟练,题目一多有可能造成慌乱,所以平时的出错率在考试的时候就会被无限放大。
二、是真的马虎,学习态度、性格、不良学习习惯造成的马虎。首先说一下学习态度问题,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他没有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主要是没有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认为学习是为老师、家长学的,态度没有端正,缺乏责任心、以至于做作业敷衍了事。其次是性格问题,低年级的学生绝大多数都会出现马虎,但是不同学生马虎程度不同,这也和学生性格有关,平时做事情谨慎的学生马虎程度就很轻,做事情毛躁的学生就严重。当然,这也和家庭环境,家长的作风习惯有关。最后是不良学习习惯造成的马虎,有些家长总是害怕学生作业做错了,学生刚刚做完作业,家长直接拿过去检查,有的家长甚至是学生做完一道题就给检查一道题。各位家长不妨回忆一下,您是不是也会在学生做作业前常说“赶紧做,做完我给检查”等等,这就在无形中给学生一种放松的心理状态,造成他们作业不认真,反正做错了家长会给检查出来的。而且他们知道家长会给检查,久而久之他们就养成了做完作业不检查的坏习惯。
针对学生的马虎,我建议各位家长先找出原因,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马虎呢。只有正确的找到原因,才能够对症下药。
尤其是基础知识薄弱的学生,也就是说考试成绩中等左右的学生,家长不要把成绩差归结为马虎,认为单独让学生做题的时候都会,到考试的时候成绩较差,是因为考试的时候马虎啦。如果说你这么认为并且这种思想影响到学生,那么他们觉得自己考试成绩差是自己一时大意,并不认为是自己没有真正的掌握好知识,就不会改变自己当前的学习态度,这样对学生的影响只会越来越深。
如果是真的马虎,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学生不必说,改变学习态度,让他们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改变学习态度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应该从小事做起。比如,现在许多家长都会给学生整理书包,这其实应该让学生自己动手,因为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理应让他们自己动手。
性格问题或者是不良学习习惯问题造成的马虎,我认为现在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让学生养成检查作业的习惯。这次期中考试一位一年级的学生给我的印象很深刻,一名女生,她很快做完了数学试卷,也就15分钟左右,她举手说老师我做完了,当时语文老师说了一句,做完了检查一遍,然后她就真的是在检查,从第一题开始一句一句的读题,包括计算题,都会再伸出手指算一算。当时她的表现真的留给我特别深的印象。没检查之前我过去看了一遍,她大约有错了7分的题目,当她检查完之后我又去看了一遍,看到已经有4分的题目改正过来啦。其实这不是4分的问题,这是一种良好学习习惯的表现。在第二次期中考试之前我把这件事情也给我们班的学生讲了,他们做完之后都有近20分钟的时间呢,但多数学生还是把试卷盖起来,有的在画画,在撕纸玩,或弄自己的手指玩,检查的学生寥寥无几,当时我就再强调一遍,多数学生敷衍似的把试卷翻过来翻过去。这是一种习惯问题,并不是老师在考试前或者是考试中强调就能立马改正的。包括许多家长也忽视检查的重要性,往往家长在知道学生考试之后问的最多的一句话也是”你做完了吗?“,很少会有家长问”你检查了吗?“。在考试的时候做完对于他们来说就成了“最终的完成“。所以我建议家长从平时的作业检查做起,首先让学习自己检查,多次强调自己检查的重要性。让他们从平时就养成检查的好习惯。
教育孩子的的心得体会 篇2尊敬的各位家长,你们懂得真正教育孩子吗?有许多人的回答是,当然懂,可其实你们错了,你们没有真正懂得,下面让我来为大家解说吧。
教育孩子,不是只给她(他)教育,不仅仅要给她(他)教育,还要懂得一些其他的,不能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给她(他)灌输暴力的种子,她(他)的爱好,如果没有坏处不要强求她(他)改掉,也可称之为“杀趣”,她(他)不喜欢的爱好,不要因为你喜欢而强迫她(他)也喜欢。
下面我就给大家解释一下:孩子是必须要受教育的,但和家长的.教育方式、方法都是有着必不可少的联系,如果在您教育孩子的时候,她(他)若不听,也不可以打,骂,最好也不要当着小孩子看暴力片,比如:打仗的,战争的,不然,孩子遇事喜欢用暴力去解决,一些小错无可避免,若小错酿成大错,甚至违法犯罪,可是不好的。
“杀趣”,我来给大家解释一下,比如:您的孩子喜欢舞蹈,而您喜欢唱歌,而对您的孩子说:“咱们不学舞蹈了,学唱歌吧。”假如您的孩子答应并且爱好,就不能称之为“杀趣”,当然,假如您的孩子,并不爱好而为了让您高兴而答应,也可称之为“杀趣”,如果,您的孩子不爱好也不答应,您还是强求,那么就是真正的“杀趣”。
假如,您喜欢弹钢琴,您的孩子并不喜欢,而您强迫她(他)去学,可称之为“增趣”,强加给孩子她(他)不喜欢的爱好,只能说对孩子并没有好处,甚至会给孩子造成压力。
所以,各位家长教育孩子也是要讲究方式方法的,以上是我作为一个姐姐、一个女儿的个人看法。
教育孩子的的心得体会 篇3我是李xx的妈妈,今天我和另外几位家长受刘老师委托,向大家谈谈我们对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我想,在座的各位家长都有自己非常好的教育方法,二(3)班的每个同学都各有所长,非常优秀,我所谈的只是一些粗浅的认识,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带出大家更科学的育儿方法和理论。
我和我爱人一直认为,孩子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是成才的基本条件。孩子一出生,我们就对她灌输良好的饮食习惯,让孩子远离零食、饮料,按时就餐,不挑食,多吃蔬菜、水果,让孩子从小明确:吃是为了健康,不是为了好玩、比阔气。合理的营养结构不仅是身体发育的物质基础,也是智力发育的物质基础。除了要科学饮食,还要带孩子多运动,引导她学跳绳、打球、骑自行车、跳舞,特别是在学校,要认真地做广播操、眼保健操,重视体育课,对孩子反复强调体育课与语文课、数学课同等重要。
在素质教育方面,我们教导孩子讲礼貌,不比阔气比志气 ……此处隐藏3625个字……的耐心教育,会慢慢收敛他的不良习气,时时关注他的表现,发现问题及时根治,要让他感觉到老师时刻关心着他,相信他一定会进步!
教育孩子的的心得体会 篇8尊敬的党组织:
将小孩送入寄宿学校,大多数家长可能就会有一种轻松感。其实,孩子进入寄宿学校,也就意味着部分教育孩子的任务已落在学校和老师的肩上。作为家长也应当清醒的认识到,无论条件多么好,教学质量多么高的学校,也仅仅是分担了教育孩子的部分责任,而不是全部。因此,也就需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很好的衔接。家长与老师们积极配合,共同承担教育孩子的任务。
也有许多家长认为孩子生下来以养为主,因此有很多人把孩子都抛给爷爷奶奶等长辈甚至是保姆代管。个人认为这也是一种不妥的做法.
教育孩子是一门学问,那种把孩子推给他人的做法是极其不负责任的,任何事都没有孩子的事大,小里讲是关系到孩子的一生,大里讲是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未来。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好的行为习惯及各种能力的培养让孩子一生受益,“三岁看小,七岁看大”,作为一个孩子的家长从我的切身体会来谈谈孩子的教育问题。
1、小学阶段,有很多人认为这小学的知识多简单呀!还用得着辅导吗?其实,有这种观点的是相当错误的,(我们单位有个大姐,她以前是教书的,还是一所小学的校长,不过现在已经转行,没教书了,她就相当会教育孩子,在教育小孩上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她的小孩从小学到大学一直品学兼优,各个方面都很优秀,小升初由于成绩优秀,被成都一所重点中学录取,初中3年,年年获得特等奖学金,读个初中就一共获得了六、七万的奖学金,全单位的人都羡慕惨了,现在她小孩已经去澳大利亚留学了),大家都问她,你是怎么教育的哟!教育得这么好?她笑着说:“教育小孩其实小学最关键,这个阶段娃娃主要是要引导好,要培养娃娃有个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好的学习方法”。
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能力的培养,要学会遵守纪律,与同学友好相处,此时的小孩各个方面知识有限,有些题目都不能理解,这时作为父母就要适时地加以点拔,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有些孩子一边玩一边做作业,整天都好象在学习,其实学习效力特别差,这种习惯不好。我们小孩一般周六、日或者寒暑假回来我们都会问一下她的作业量,然后与她共同制定计划,规定时间,如果提前完成适当给予奖励,否则就会受到惩罚,这样就养成了学习专心的好习惯,也有时间观念了,我经常对她讲要认真学习,快乐玩耍,你节约出的时间就可以多玩了,她也尝到了甜头,现在已经自觉地形成了一种习惯。对于不同的学课,有不同的学习方法:制定学习计划、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特别对于数学要多归纳、多总结、适当练题,做到举一反三等。
2、采取欣赏教育,多鼓励、多表扬。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及时加以表扬、鼓励,这样就会形成一种良性刺激,保护了他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有了兴趣,何愁学不好?而很多人,孩子的学习成绩好就兴高采烈,要是不好就责骂甚至体罚。许多家长对孩子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你怎么这么笨呀!这么简单你都会错,我在你这么大时是如何如何的优秀”,长此下去,即使聪明的孩子也会认为自己真的很笨,对学习失去兴趣,对自己失去信心,就会破罐子破摔,这样的恶性循环会导致这个孩子对生活也会失去信心,这不是危言耸听,很多家长采取简单、粗暴、高压的教育手段结果导致母女感情不和、离家出走、甚至在心里播种了仇恨的种子。电视上新闻及焦点访谈不是经常有xxx的女儿离家出走、xxx的儿子亲手把母亲打死的报道吗?虽然这些孩子有错,但这些孩子的父母难道没有错吗?我个人认为出现这些现象,这些父母至少在教育儿女方面存在问题。
3、注重与孩子日常交流,帮助孩子克服缺点。我们并没有刻意要把孩子培养得如何,但必要的关爱和教育并没有省略。首先是学会相互沟通,学会如何培养母女之间的感情,学会如何跟她像朋友一样的谈心。不一定要谈大道理。孩子正处于成长阶段,高兴的事就爱听,不高兴的事就会引起反感,甚至对你产生隔阂,以致无法沟通。这一点非常重要。我认为我的孩子如果喜欢我、贴近我甚至崇拜我了,这就获得了成功的第一步。接下来偶尔讲点道理给她听听不是不可以的,但道理要讲得通俗易懂。另外,孩子和父母融洽后,自然要提出许多问题让家长解答。凡是能解答的,家长一定要认真解答,不能随随便便应付过去,如果让孩子失望了,她将越来越少提问,对你失去信任就不利于交流了。虽然我们小孩现在读的是寄宿学校,我们仍然坚持每天晚上跟小孩通话一次,掌握小孩在学校一天的情况,让她说同学的优缺点,自己有哪些不足的地方需要改进。针对她吃饭慢的不良习惯,我们就想办法培养她做事快的习惯,给她讲明道理:只有把自己的事尽快做好了,才有时间玩或学别的东西。
4、不要轻易对孩子发火。我们觉得,经常对孩子发火。会出现两种结果。一是她已经习以为常了,觉得你发火没什么大不了的事,二是会因为她胆小而惧怕你,使她对你望而却步。如果经常发火,她就会报喜不报忧,家长就了解不到孩子的真实情况,这样教育起来就会被动。教育孩子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能慢慢来。
5、维护孩子的自尊心。家长带孩子去参加一些社会活动,都希望听到别人称赞自己的孩子。当孩子不听话或者粘缠家长时,再甚者作了错事的时候,有的家长为了自己的面子,立马严肃起来。就出现了:家长“声色俱厉”地教训孩子,孩子“熟视无睹”、“充耳不闻”地调皮,最后,双方相持不下,家长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选择用武力解决问题的尴尬局面。而最终:家长脸面无光,孩子自尊心受损,客人不欢而散。等我们静下心来,思考一下:这种特殊情形下的幼儿教育应该艺术一点,委婉一下。父母“俯首贴耳”,对孩子低声教育几句,提醒提醒。然后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将孩子的注意力引向别的地方。这样孩子的自尊心有了,家长的虚荣心也满足了。有句俗语:人前教子,背后说妻。我却认为,孩子也要背后教育,维护孩子的自尊心。
6、平时加强与班主任及老师的沟通和联系。对于小孩读寄宿学校这种情况的教育就显得更加重要了,家长应主动向班主任介绍孩子的情况。比如我们在刚开学时就向班主任重点表明:孩子较胆小,请老师给予关照。之后,经常向班主任及老师短信了解情况,将孩子的点点进步向班主任及老师汇报,这样便于和班主任及时沟通。衡量一个老师的能力不单单是她的教学质量,更应该看她是如何教育孩子做人及与学生和家长的沟通方式。孩子是否能顺利成长,家长很重要,老师是关键。小学四年级的一年,孩子进步很大,已经能自觉地积极主动举手发言,发言的声音也变得响亮了。孩子通过班主任及老师的培养,变得自信、开朗了,在学校也有很多知心朋友。在这方面,作为家长感到十分欣慰。
7、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观点要和谐,少争执。要充分尊重孩子的天性,保证孩子有充裕的时间去玩和放松,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有时候我们参入一起,陪女儿玩。在教育孩子时我们一个充当红脸,一个充当白脸,保持在教育孩子时的观点一致。
以上是我家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点滴体会,肯定也有很多的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也会边学边教,在实践中摸索,在学习中不断进步。总之,孩子的教育马虎不得,不同的孩子有着不同的教育方法,因教施教。